海財經·證券導報3月7日訊(記者 林師煒 通訊員 田昊)3月4日,海口海關所屬海口美蘭機場海關受理1架貨值366萬美元的AW109SP直升機申報進出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這是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落地的首單“保稅租賃+‘零關稅’”航空器業務。
據介紹,保稅租賃是指在綜合保稅區內設立的租賃企業,同承租企業以綜合保稅區內保稅貨物為租賃標的物開展的進出口租賃業務。“零關稅”航空器是指符合政策條件用于交通運輸、旅游業營運的進口航空器,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本次業務充分發揮了綜合保稅區保稅政策和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的疊加優勢。區內租賃企業利用保稅政策進口航空器,再通過租賃貿易方式出租給取得“零關稅”航空器享惠資格的企業(以下簡稱享惠企業)。保稅政策讓租賃企業減輕稅費成本,享惠企業則通過分期支付租賃費,用低成本獲得“零關稅”航空器使用權,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這次綜合保稅區租賃企業和‘零關稅’航空器享惠企業的合作,為‘零關稅’航空器在進口路徑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政策疊加的應用,為雙方企業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實惠。”藍樂租賃(海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從海口海關獲悉,為支持“保稅租賃+‘零關稅’”航空器業務落地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海口海關前期積極對接企業,組建業務專班,深入了解企業需求,量身定制監管方案,在企業備案、業務申報等方面提供全鏈條服務,暢通業務流程,幫助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海口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口海關將繼續深化“保稅+”業態創新,充分發揮綜保區政策和自貿港政策疊加優勢,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 “保稅租賃+‘零關稅’”航空器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