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正在加速“借基入市”。
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超1000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完成備案,創下年內月度數據的次新高。拉長時間來看,上半年新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數量較去年下半年環比增幅更是超過100%。與此同時,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已有近600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進行分紅,側面反映出了私募發行市場的升溫。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結構性機會演繹下,基金賺錢效應將持續顯現,越來越多的增量資金會隨之涌入A股和港股。
發行市場顯著回暖
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共有1100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完成備案,創下年內月度數據的次新高,環比增長26.44%。拉長時間來看,上半年新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數量高達5461只,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3.61%,較去年下半年環比增幅達100.48%。
股票策略依然是上半年備案的“主力軍”。據統計,上半年新備案股票策略私募產品數量高達3458只,占到備案產品總量的63.32%。
滬上一名私募研究員透露:“今年以來,新消費、創新藥等板塊的結構性行情亮眼,把握住結構性機會的主觀私募業績得以提振,滬上一家重倉新消費的私募上半年幾乎實現了業績翻倍。與此同時,市場成交持續活躍下,量化私募超額表現優秀,大量指增和量化選股策略產品上半年收益超20%,因此私募發行市場持續回暖。”
“現在不僅是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機構加碼權益的腳步也明顯加快,助推發行市場進一步轉暖。”一名量化私募市場合伙人也透露,伴隨著無風險收益率下行,今年資金重新配置需求升溫,部分私募新發規模超過30億元,后續如果基金業績延續震蕩上行態勢,資金借基入市或將進一步提速。
私募開撒“紅包雨”
業績與發行“齊升”過程中,分紅頻現私募江湖。
近日,有渠道人士向記者透露,7月1日,海南思瑞私募向投資者發布分紅公告稱,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公司旗下一只可轉債私募產品,將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可分配收益為基準,向基金全體份額所有人進行收益分配。此次紅利再投確認日為7月1日,現金紅利發放日為7月2日。
接近海南思瑞私募的人士稱,該私募此次分紅,一方面源于資本市場結構性機會持續演繹下,旗下產品上半年取得了亮眼業績,絕對收益顯著;另一方面則源于公司希望將部分收益回饋給投資者,提高持有體驗。
除了海南思瑞私募,今年以來多家私募啟動旗下產品分紅。
記者從渠道處獲悉,前不久,寬德私募、磐松資產等量化私募也進行了旗下產品的分紅。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共有近600只有業績展示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進行了分紅,合計分紅次數達600余次。從策略分布來看,股票策略為今年的分紅主力。據統計,股票策略產品分紅次數占行業分紅總次數的51.03%。
“今年以來私募組團‘發紅包’,主要得益于亮眼的產品業績。”一名私募研究員直言。
據某三方平臺統計,今年以來,進行過分紅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平均收益超過10%,其中分紅的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收益更是接近13%。
頭部機構積極布局下半年
基金業績亮眼,增量資金涌入背景下,頭部機構普遍對下半年市場抱有樂觀預期,積極布局結構性機會。
景林資產總經理高云程分析稱,此前公司投研團隊調研發現,中國的制造貿易具備強大的競爭力、韌性及短期不可替代性,中國企業也早已為極端情況做好準備,因此外部環境變化對市場的擾動是短期且不可持續的。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成為了全球IPO融資第一的股票市場,國際資本逐漸放棄了之前對中國資產的偏見,重新回流港股市場,疊加大量南下資金的涌入,港股進入了活躍和繁榮的時代。
因此,高云程認為,世界正在從單極變為多極,中國資產應該獲得世界的平視,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資產的結構性機會將給組合帶來“額外獎勵”。
望正資產也表示,下半年,海外帶來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國內政策的積極方向不會改變,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新消費等產業機會也將層出不窮,優質企業經營態勢正在持續改善和向好。因此,后續公司研究和投資的重心繼續聚焦到中觀維度的產業機會和自下而上的個股機會當中。
稿件來源網址:https://www.cnstock.com/commonDetail/464330
關鍵詞: 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