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財經·證券導報記者 洪佳佳 通訊員 傅港
作為全國“四季鮮果不斷檔、周年瓜菜不換季”的熱帶農業主產區,海南省農業經營主體同時也會面臨資金周轉壓力與自然風險挑戰。中國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通過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為農業現代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針對熱帶農業的特殊性,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創新推出“種植e貸”“養殖e貸”等特色金融產品,開啟融資“綠色通道”,為田間地頭送去金融“活水”,增強農戶對抗自然風險的底氣。
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涉農貸款余額近128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超12億元。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以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持,既護住了海南農戶的“錢袋子”,又守穩了全國消費者的“餐盤子”。
破土而出的金融“及時雨”
喚醒春天,一杯春茶足矣。
品質春茶搶“鮮”背后,是規模不小的經營管理成本。某茶業有限公司被列入“海南鮮品”品牌目錄,其主打的有機茶暢銷海內外,該產品生產條件極為嚴苛,土地撂荒三年,茶樹種植三年只投入無產出;開荒改良土壤,禁止使用化學農藥……在土壤、種植、施肥、管理、采摘、生產、加工等環節層層嚴把,抬高了經營成本。
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洞察企業所需,為該茶業有限公司提供150萬元授信,精準覆蓋茶園的春耕需求,不僅解決了企業季節性資金周轉難題,更助力打造海南有機茶產業標桿,讓“海南春茶”的獨特韻味通過金融賦能飄香世界,為全球茶客守護那份源自熱帶雨林的純凈“春意”。
產業升級背后的金融推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金融在培育與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中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海南首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某實業有限公司的芒果種植基地通過部署氣象站、土壤墑情采集器、無人機等智慧農業設備,實現精細化管理,進而提升產品品質。目前,公司已獲得綠色食品、GAP等認證。
針對企業經營前期投入大的痛點,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該企業提供300萬元專項授信支持。該筆資金不僅解決了高標準種植的融資難題,還通過“金融+科技+農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海南芒果產業從種植標準化向品牌國際化邁進,金融賦能“海南好物”走向全球市場。這一案例生動展現了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在促進農業現代化轉型中的關鍵支撐作用。
種業是農業的核心。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以金融服務激活種業“中國芯”。今年5月,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海南大學南繁學院等科研機構,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等農科領軍企業開展精準對接。同時,該行與重點企業簽署“種子貸”“園區e貸”等融資協議,覆蓋種業研發、智慧種植、生態養殖等全產業鏈條。
抗擊臺風的“金融盾牌”
在海南,臺風災害給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熱帶農業。在臺風災后復產過程中,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踐行國有大行使命,筑起金融“安全網”,與海南農業風雨同舟,守望相助。
2024年,受超強臺風“摩羯”影響,海南某實業有限公司的文昌雞養殖基地遭受損壞,廠房被掀翻,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迅速開啟融資“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專項融資支持。這一舉措不僅幫助企業在短期內完成災后復產,也保障了海南特色農產品供應鏈穩定。
隨后,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履行大行責任擔當,為省內臺風受災的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率先聯合海南省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推出“復工復產擔保貸”,助力穩生產、保就業。截至2025年3月末,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復工復產擔保貸”累計放款超7億元。
金融澆灌的反季節“甜蜜”
冬季,海南的反季節的蜜瓜陸續送到消費者的果盤中。如果說,“北瓜南移”的成果是一代代科研人辛勤釀出的蜜,那么“南瓜北送”的背后則藏著金融“活水”的溫情滋養。
被譽為“瓜界貴族”的阿魯斯網紋瓜,憑借其高顏值與獨特冰淇淋口感備受市場青睞,但嚴苛的種植條件、復雜的栽培技術和脆弱的運輸特性使其成為農業領域的“高精尖”產品。針對這一產業痛點,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精準施策,為海南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提供600萬元專項授信支持。此舉不僅打破了高端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資金瓶頸,還推動海南特色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讓“海南味道”以更優的品質走向全國市場。
截至今年6月,該行已精準服務85家農業經營主體,發放“種植e貸”“養殖e貸”近1.34億元,為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這一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服務農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未來,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將持續深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國有大行示范引領作用。一方面,將創新推出金融產品,優化審批流程,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深入田間地頭,精準對接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重點支持熱帶水果、冬季瓜菜、南繁育種等優勢產業,以金融“活水”帶動熱帶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工行海南省分行